苏州康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康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始创于2020年,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创立以来,康源始终聚精会神干实业、一门心思创品牌,深入践行“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数字化、平台化”战略举措,形成了“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三大板块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20余名。康源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分享文化不动摇。以“让电力能源更安全、绿色、便捷、高 效”为使命,“以客户为中心,创新、谦学、正直、协作、担当”为核心价值观,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为经营理念,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及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价值共享,构筑发展共同体。
  • 2020

    康源自动化公司成立

  • 1000

    公司占地面积

  • 100万件

    年生产能力

News

新闻资讯
  • 保护文物“健康” 各种仪器仪表不可少

    一件保存完好文物,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文化底蕴。通过古文物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一时代、那一地点的社会构成、文化风貌与科学技术,能够获得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所难以寻得的重要信息。因此,繁荣和发展文物事业,也便成了当代人们所必须重视的工作。与此同时,因古文物存在着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人们还需注意文物的保存。此时,文物监测系统便派上了用场。  以馆藏文物的保存为例。我们所常见的馆藏文物,都是经人为处理后,按照一定标准分门别类保存起来的。这一点,主要因为不同的文物对四周环境温度、湿度,乃至二氧化碳、微生物含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如果将不同的文物都放在一起,就会极大地加大文物环境监测的难度,从而影响文物的保存质量。  据了解,“预防性保护”是实行馆藏文物环境监测根本目的。而馆藏文物环境监测,这一项工作的“主将”则是传感器。这些在监测区域内部署的大量传感器,可用于感知对应区域对象的光照强度、紫外线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周围温度湿度乃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等。不仅如此,部署着多枚传感器的文物收藏馆就像一张蜘蛛网,无形中相互连接的“蛛丝”可完成信息的快速传播,以此帮助身处“蛛网”中心的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各个藏品的保存情况。一旦产生突发情况,工作人员也就可以快速找出发生异常的具体位置,在短时间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另外,在文物的清洗、修复过程中,离子色谱仪、离子质谱、光谱仪、超声波清洗器、酸度计、测厚仪、电子天平、恒温水浴、纯水制备仪、超净工作台、培养箱、人工气候箱等多款仪器设备,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聊完室内的文物环境监测后,我们再来谈谈古建筑、石窟寺、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环境监测。首先,可以确定一点,相较于身处“温室”的前者,长期风吹日晒的后者具有更大的保护难度。因此,除采用二氧化碳自动记录器、室外型温湿度记录器等仪器设备,人们还需借助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以此实施古建筑周围环境风向、风力、降雨量等气象因素的综合性监测。  其次,人们还可通过对文物本体的监测,建立起可靠的图像数据库。这一可靠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古建筑、古雕塑、古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稳定性,以及文物受损后的修复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据中国文物报消息,今年6月,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就曾按照杭州市园文化局的部署,对飞来峰石刻、灵隐寺等多处景点,采用16款专用仪器设备进行了定时定点监测。据了解,此次行动完成了文物周边环境、文物表面、文物材料、文物结构等检测工作。另外,部分重要的西湖文物四周,已建立起了相应的自动监测系统。除上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外,该监测系统还配备有自动照相采集系统与自动预警报警系统,方便了文物的实时情况记录与保护。  古文物,作为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沉淀,它们不仅每年吸引大批海外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有效提高国人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国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为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还应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借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全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 智能计量解决缴费难题 四川多表合一已接入23.38万户

    一直以来,供电、供水、燃气虽属于互相独立的三个行业,但又都属于公用事业范畴,由于电、水、气三类公用事业企业的抄收管理与技术模式各不相同,市民家中的电、水、气也都是三家企业各抄各的,上旬抄电表、中旬抄水表、下旬又要抄煤气表,居民要应付多次抄表,还要分三次付账单,很不方便。  据了解,为落实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按照国网公司统一部署,于2015年8月启动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已累计接入23.38万户,分布在乐山、绵阳、德阳、南充等20个地市、39个县、382个居民小区。  通过资源整合和跨行业协作,水、电、气最终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送、信息共享。“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建设,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  随着由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成的智能计量体系的建设推进,今后居民通过掌上电力APP、支付宝、微信,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水、电、气费的查询和缴费,或者通过一张卡,在营业网点即可实现水、电、气的全部缴费。智能计量,为普通百姓开启智慧生活之门!  目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的智能计量体系,“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已覆盖22个地市、181个区县、3042万多只智能电能表,全面提升了供电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智慧能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百姓的生活之中,广大市民已经受惠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便利与快捷。未来,这一发展趋势也必然更深地渗透到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资料来源:南方电网报,四川新闻网,中国电力新闻网)
  • 智能电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企业如何取胜?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2018年第二次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招标中标结果,有63家企业中标,中标金额达69.64亿元,引起国内众多电表企业的关注。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明显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2009年7月我国制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终端产品之一,对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技术进步和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电能计量市场的繁荣。作为我国电工仪器仪表中最主要的产品,智能电表的产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涌现出以威胜集团、林洋能源、宁波三星医疗电气、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海兴电力等为代表的领先企业,并在近几年的国网招标中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  随着国内智能电网投资的快速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智能电表需求4.6亿台,行业内龙头企业将在未来一断时间内持续受益。  但是,随着国网和南网第 一轮智能电表更换的基本完成,我国智能电表产业市场增量开始日渐缩小,随之而来电能表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进一步加剧,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国网2018年第二次电能表招标中,持续中标的企业有18家企业排名有不同幅度的提升,25家企业排名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无不表明电能表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  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下,如何寻求新的市场突破是国内电能表企业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当前世界各国以电力的稳定高效、节能环保、安全使用为目标,致力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基础建设。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  智能电网建设为全球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安装接近20亿台的智能电表,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智能电表渗透率达60%。这对我国电能表企业来说是一个开拓海外市场的巨大机遇。  我国是电能表生产大国,目前感应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和智能化电能表等主要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技术标准,生产和研发能力也已经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而且价格优势明显,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电能表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在亚非拉等新兴智能电表市场国家,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如今年6月份,威胜集团和海兴电力分别中标8400万元和8000万元“孟加拉BREB智能电能表工程项目”,为孟加拉提供预付费智能电能表及安装服务。  因此,国内电能表企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的竞争,还应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经营、盈利模式,结合国内优势资源,提高自身实力,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共同开拓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 手机:13338893461
    • 邮箱:656645345@qq.com
  • 扫一扫

  • 扫一扫

  • 版权所有:苏州康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9171号-1